更新时间:2024-11-28 15:24:25
西城新颜
客家新闻网 廖为径 见习记者焦杨
冬日暖阳下,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广场社区格外热闹,居民在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乒乓球、唱歌、拉二胡,各有所乐。自2018年西城广场社区党支部成立以来,该支部着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,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便民服务中心,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社区服务,让社区一展新颜。
居民在充满北欧家装风格的党群服务中心健身。
“文娱场所”悦人性
“脚踏西城广场边,民生地貌一起变,居民仁义礼智信,生活一片艳阳天。”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76岁的刘家源老人吟诵一首打油诗,表达幸福的社区生活。
刘家源是一名文体活动爱好者,此前由于社区服务形式单一,文娱场所少,空闲的时候,他只能在家看电视消磨时间,生活单调乏味。自从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后,刘家源的生活变得多彩起来。
该中心包含四点半课堂、舞蹈室、乐器室等场所,让居民不出远门就可参与文娱活动,丰富精神生活。刘家源说:“我没事的时候就来这里和邻居们打球、下棋,生活丰富了,心情也变好了。”
同时,该社区还积极组织党员开展政策法规宣讲、关爱孤寡老人、健康体检等便民服务活动,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。
西城社区定期举行文化活动,让居民免费听课。
“孝老食堂”暖民心
饭点时刻,在西城广场社区的“孝老食堂”里,几张方块的餐桌上,整齐摆放着红烧鸭子、小炒鱼、豆腐、小白菜、芹菜和紫菜蛋汤。老人们围桌而坐,边吃边聊,其乐融融。
记者看到,这里厨房卫生整洁,做菜调料一应俱全。负责人介绍说,“孝老食堂”每周二和周五的中午对老人开放,费用不足三元。有用餐需求的老人可在就餐前一天进行预约,8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用餐。
如今,许多家庭的子女由于上班距离、应酬活动等原因,无法每天准时回家做饭和用餐。社区“孝老食堂”开放后,老人成群结队在食堂就餐,干净卫生,营养均衡,让社区许多年轻人得以安心工作。
居民叶华兰参加社区集体活动时非常高兴。
“志愿服务”树新风
与往常一样,居民萧金燕正在服务台等候社区工作人员给她“小礼品”,这些“小礼品”是用她的志愿服务时间完成兑换的,均是一些生活用品。
近年来,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,西城社区积极创新志愿服务管理形式,成立志愿者“时间银行”,以志愿服务累积、储存志愿时间币,以时间币兑换奖品的形式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,实现群众自治、共享成果新格局。
同时,该社区建立以党员干部为支撑的志愿服务队,党群合力,积极投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、保文创卫动员、法治宣传和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当中。
目前,该社区共有20名居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由于大家相互认识,开展志愿活动便更顺利。在潜移默化之中,互帮互助、文明友善的新风得以形成。
友情链接